云南.昆明语润阳光心理咨询
接上期
上期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说明人类一个共同的情绪是“委屈”
并说了委屈产生的心理机制
今天谈谈为什么现代人普遍满怀委屈
心理学家通过这个实验,已经把话说明白了:
这是一个人人皆委屈的社会,不用再去“牺牲”自己的感受,来指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回报了。
但是为什么,现代人普遍满怀委屈?
确实有些人是真的委屈。这种真实的委屈,也分大小。有的人遭遇到很严重的不公正 —— 诸如处身于一个极端不公正的社会里。又或是遭遇到令人发指的伤害。
但大部分感到自己遭受了莫大委屈的人,委屈都是自找的:
过度牺牲、付出、委屈求全、看低自己、要面子、在乎别人的评价、不好意思拒绝人、真实情感不敢且不愿意沟通、不爱自己、自卑......
这样的心智与行为模式,造成了他们付出与回报之间的不对等感,然后衍生出压抑、委屈、愤怒等情绪。
这种委屈其实有的选,也就是 —— 他们明明可以选择不受委屈。
只是,他们不愿意看到与面对自己的问题,依然选择呆在那个让自己饱受委屈、受害者的位置。好让自己因此得到更多的道德高度、更善良的形象。
面对真实的自己、面对自己的问题和创伤,实在是太难了。
虽然委屈、牺牲、付出很难过,但比起改变,他们更愿意呆在安全的痛苦里。
人和人区别不大,智商相差无几。
但每个人的思维模式,却是完全不同。
至少有两种思维,让人分别成为进取者,与委屈者,或抱怨者。
进取者,他们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认可现实生活的存在性。认为要达成于个人的奋斗目标,就必须从现实生活中,一步步的走过去。
委屈者,他们也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他们拒不认同现实工作或生活。他们把工作生活中的一切常态,视为对自己的迫害。
在这类人的心里,迫害是全方位的,别人的存在是对他的迫害,工作生活是对他的迫害,甚至连无生命的物体,都在参与对他的迫害 —— 有些人愤怒时会踹桌子,踢椅子,摔杯子,砸碟子,打妻子,骂孩子。
总之,这个世界上一切的存在,都让他超级的不爽。
看什么都不顺眼。
具体来说,面对工作的问题时:
进取者会很亢奋,因为这是他显露本事的时候,他就是靠了这个,和这个社会交换,获得生存资源。
而对于委屈者来说,这一切都意味着对他的伤害,是别人故意难为他,陷害他。
打个比方,找工作时
进取者会问:我要如何做,才能让老板们跑来找我?
委屈者会问:凭什么我找不到工作?凭什么?
你接受现实,就会心态平和。
你不接受,自然就倍感委屈。
因为你已经很努力了,可现实仍然是现实,你说你能不委屈吗?
由此,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就获得了几个或可有益于我们的观点:
1、摆脱“受害者”、“委屈者”的状态
我们有一万种方法能让自己真正好起来,但前提是 —— 让自己从一系列委曲求全的标签中走出来:牺牲、过度付出、受害者、委屈者。
你心甘情愿的去做,做完为自己的行为和感受负责,不要一边做一边觉得“我都是为了谁谁谁”。
没人喜欢被这样的付出感绑架,也没人需要这样的付出。
不想做就不做,张开嘴,把真实的情绪表达出来。
2、不要用付出来刷自己的存在感
委屈并不会换来我们想要的幸福生活,只会让别人充满愧疚感和负累感,久而久之,对方就会厌倦而远离。
别再为“我没办法”,“我不得不做”,作为付出的理由。问问对方,对方真的需要你这样做吗?
3、不用刻意去善良,做真实的人
当一个真实的人,比当一个“好人”要重要的多。
刻意的善良就是虚伪。而虚伪的人是不会换来功德与福德的。
如果你很在意别人的评价,那就去看看自己的内心 ——自己到底是有多需要靠得到别人的认可来获得价值感。
4、独处时,检测下自己的信念
找一个时间,与自己独处,检测一下自己的信念。
你觉得委屈吗?
为什么委屈?
哪些事情让你觉得委屈?
认真的想一想,把思绪整理在纸上和日记上。
当你写下来的时候,你就会看见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 事实上,我们是为了自己的某些诉求,才做了这些事情,对吗?
当我们期待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就有了很多委屈和愤怒。
不要期待任何人对我们的感受负责,能满足我们自己的,能为我们自己感受负责的,只有我们自己。
你希望成为哪种类型的人,就需要获得哪种类型的思维方式。
注意你的思想,它会成为你的行动。
注意你的行动,它将构成你的思想。
当你意识到思维需要改善,就意味着全新的机会。
【云南.昆明语润阳光心理咨询】
机构名称:昆明市盘龙区语润阳光心理咨询服务部
机构微信公众号:云南语润阳光
联系电话:0871---65168846 13629619936 (何老师)
地址:昆明市北京路668号摩玛二期C座1802-1
官网:www.ynyry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