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语润阳光心理咨询
曾经遇到一个来访者,长得漂亮,能力出众,在一家公司上班,月薪20多万,是的,是月薪而不是年薪。
但在咨询中,这女士说了一句让我深思的话:
我觉得我不差,甚至优秀,但我只求用这些东西来换男朋友的“情绪支持”。
在深入沟通后发现女孩从小外婆带大,父母在她很小时就离了婚,父母都是很能干的类型,只给孩子钱,女孩在物质上没有达不到的要求。
当她给我说这些的时候时,我却有点心酸的感觉。
在发展心理学当中,都会认为父母要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要让孩子体验到诞生在世界上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作为一个小男孩或者是小女孩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如果父母从小是能够肯定孩子的价值的,孩子会习得自信、自爱。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充满了自信,拥有自己寻找幸福的能力。可以体验到完满的爱。
如果父母没有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潜意识里总会觉得自己可能是不被爱的。可能长大后会一直认为自己是不配得到爱的,是不可能拥有爱和幸福的。
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永远会觉得我不可能得到爱,没有人会真的爱我。或者就像这个女孩,她觉得她想要的东西要通过她的优秀,她的能干,她的钱去换取。
很多人说,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或许就是经历过世事沧桑,还能拥有淡然的心,相信世间的美好与温柔。
但小时候受到的有些创伤,会让人在心里留下一种印痕,会无形影响到后来的所有关系。就像这女孩一样。
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可能很多都不懂得爱,过着不敢去接受爱和体验爱的人生。
我心疼这样的姑娘,心疼她不知道如何珍惜自己,如何爱自己,她在父母那里习得了一种爱的模式,就是物质上的给予。
她们不知道生命当中是有无限的可能性的。那个被疼爱的自己,被珍视的自己,才应该是最终的自己。
我们总是想要在关系当中寻找被爱的理由,想要在关系当中寻找自己的价值。
我们习惯性的在关系当中确认自己的价值,却让我们忽视了自己,忽视了自我的本质,无法把自我与外界分离开来。
其实每个人自我的本质并无区别,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值得被爱的,都是值得被尊重和珍视的,都是值得拥有最好的人生和伴侣的,这与外界的任何因素都没有关系。
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而不被爱,是因为父母缺失了很好的爱人的能力,才没有很好的爱我们。
而我就是我,是值得被爱的,是值得被珍视的,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被证明。
我们都会认为,爱别人是应该的,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社会也会普遍认为,爱别人是一种美德,也认为太过爱自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但我们的情感和态度的对象,不仅仅是其他人,也包括自己,对别人的态度和情感与对自己的态度和情感本身就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一种平行的存在。
所以关怀自己,才是爱的开始,才是拓展更多生命的可能性的开始。
心理学中有“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说,人一定会变成别人所期待的样子。所以,去关怀自己,相信自己会得到幸福。
如果泯灭了心中对于幸福的期待和希望,那么一直都不相信自己会找到幸福,也就真的会找不到幸福,因为不相信,就不会寻找,不相信就不会得到。
所以,爱自己就要始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不要因为过去的受伤,就限制了现在的幸福,委屈在痛苦的生活状态里。不要因为过去的经历就限制了现在的选择,因为我们永远都可以选择最好的自己,选择不同的生命旅程,打破旧的思维循环,看见新生的自己。
艾克哈特有一句格言:如果你一视同仁的爱所有人,包括你自己,那么是真正的具有爱的能力。
【云南.昆明语润阳光心理咨询】
机构名称:昆明市盘龙区语润阳光心理咨询服务部
机构微信公众号:云南语润阳光
联系电话:0871---65168846 13629619936 (何老师)
地址:昆明市北京路668号摩玛二期C座1802-1
官网:www.ynyry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