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心理咨询 > 心理沙龙 > >

什么是真正的独立

许多人,有困难不会主动寻求帮助,或是拒绝他人的帮助。

 

通常是,因为自己已经习惯了自己面对问题,也许以往面对的现实问题最终是解决了,但在过程中却从未得到过情感的支持。

 

更可能是,在生命早期,对父母发出了爱的呼唤,却没有得到父母爱的回应,经历了等待、失望,最后绝望。

 

因为没有得到父母的回应,或者是父母的回应带着抱怨,孩子会觉得自己打扰了父母,伤害了父母。

 

 

中国式的养育中,常常希望孩子懂事,懂事的孩子具有独立面,独立的孩子就不会给父母添麻烦。

 

独立的孩子也最孤独,因为那是假性独立。

 

假性独立,是我们心理的一种防御机制。

 

 

英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在依恋理论里面提到,依恋是指儿童与照料者(通常是母亲)之间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结。

 

当照料者及时发现并满足个体的需求,那么个体就会逐渐形成一种认为自身具有被爱的价值且他人是值得信赖的心理表征。

 

相反,如果照料者表现出冷漠和拒绝,那么个体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值得去爱且他人是不可靠的。

 

鲍尔比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很多孤儿院的儿童们都拒绝其他人来照顾自己,尽管他们非常需要人帮忙,但从不用行动表示出来,他们对那些替代性照料者(如孤儿院的护工)表现出冷漠和拒绝的态度。

 

这些都是早年依恋关系的缺失所带来的创伤。

 

养育者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使婴儿无法感受到稳定的客体。

 

孩子为了让自己好过一些,就会给自己的内心建立起一个保护层。

 

在保护层中,孤独感就好像是一种有力的坚强感,你就学会对自己说,没有谁能保护自己,只能靠自己。

 

我想获得爱,我也渴望爱,但是我更害怕渴望后的绝望。

 

于是,我们在内心深处构建了一个不安全的关系模式。我们的潜意识会担心,如果依靠别人,就会重复我们早年经历过的创伤痛苦。

 

为了避免这种痛苦,我们会发展出各种各样的防御机制。

 

不依靠他人,也就意味着不会被他人伤害,我们需要这些防御机制,我们需要用保护层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保护层就如一堵厚墙,把伤害挡住了,同时也挡住了亲密关系中美好的体验。

 

很多时候,我们太过于认同自己构建的保护层。

 

所以我们不想拿开,也很难拿开,因为拿开了,就好像失去了力量。

 

所以,我们学会了独立,很独立,太独立。假装不需要他人,想象自己可以应对一切。

 

 

鲍尔比在其依恋关系学说里面还指出,那些拒绝别人帮助的孤儿院的孩子,他们的行为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因为,在经历了冷漠和退缩阶段之后,如果有一个稳定的、可信赖的替代对象时,他们会将其当作母亲一样对待,进而形成最基本的依恋。

 

但如果没有稳定的替代对象,或出现其他不利的情境,如自己的需求常常无法得到满足时,他们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并倾向于与所有人保持短暂且浅淡的关系。

 

所以,真正的独立,是要有可以依靠的情感支持为基础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情感滋养,当孩子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面对。

 

在亲密关系中,需要让伴侣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情感链接,当互相触碰到对方真实而脆弱的灵魂之时,可以坦然自己最真实的样子。

 

孩子的独立,是建立在对父母足够的依靠和支持的基础上。

 

个体的独立,是体现在有亲密,有依靠而不过度依赖的基础上。

 

 

 

 

【语润阳光心理咨询】

 

 

机构名称:昆明市盘龙区语润阳光心理咨询服务部

机构微信公众号:云南语润阳光

联系电话:0871---65168846    13629619936 (何老师)

地址:昆明市北京路668号摩玛二期C座1802-1

官网:www.ynyry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