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的治疗取向中,叙事治疗很重要的概念之一,便是将「人」与「问题」分开,藉此避免为当事人贴上负面的标签后,会消弱其面对问题的意愿与能力,同时拒绝当事人以「我就是这样的人」为借口,进而学习承担改变的责任。
当事人寻求协助时,所有的思绪、感觉都沉浸在问题的故事中,他们往往不认为自己是可以改变或可以选择的;透过「问题外化」的理清过程,当事人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所面临的处境或问题,也因此带來改变的契机。
例如有位老师反映,“对于一个成绩一直落后的学生,想尽办法鼓励,都没能让他有成就感,如何是好?采用进步奖励的方式,但是每次考试的难易标准不一,看不出进步;如果采用百分等级或排名,这些学生永远都在后面,该怎么办?”
把成绩不好等同于学生,是把问题内化。怎样才能把问题外化?有的老师把问题与人拉开距离,采用多元智能的观点,找出学生成绩以外的优势,在优势上予以鼓励。学生的自尊心一旦建立起来,成绩也就有可能慢慢提升到合理的位置。这就是把问题外化的思维方式。
外化式对话有什么益处
(1)在外化式对话中咨询师不必采取解决问题的专家立场,不必扮演洞察别人心理体验的专家。相反我们可以保持对问题的一种好奇,然后和来访者一起探索问题的来龙去脉,一起寻找他们与自己的问题之关系的另外某种可能。
(2)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咨询师不需要再因为问题责怪别人,这是一个解脱。同时咨询师可以和来访者一起探讨问题的影响和表现,一起寻找减弱问题影响的方法。
(3)在外化式对话中,咨询师可以用很多不同的立场来提问,有时候像是一个记者,有时候像是个历史学家,有时候像是个侦探。
(4)我们不再仅仅讨论个人的内心,和他们的错误以及解决方案。我们是在谈论生活史和人际关系,我们还可以为当事人走过的生活足迹做见证。
(5)在和那些有暴力倾向的男性进行外化式对话的时候,可以给他们创造很多机会,让他们讲述通过其他的方式显示男子汉气概的经验,帮助他们找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方式,以一种非暴力的方式来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
(6)在外化的操作中,咨询师可以聆听人们叙说生活中感人至深的亲情和真诚的关系,而这些会帮助人克服心理问题的影响,会给人新的希望。
(7)外化式对话让治疗师参与到当事人从心理问题的控制下拯救自己的过程中,从而学到新的人生经验。
【语润阳光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