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心理咨询 > 心理课程 > >

需为孩子培养的能力有......

主动做事的能力

 

主动做事并不是叫你去承担更多的工作,而是说把自己该做的分内之事做好。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做事的能力呢?

首先,不包办,不替代,孩子有能力做到的事情,要允许孩子自己去做。比如,两三岁的孩子能够自己吃饭,七八岁的孩子能够自己收拾书包,那么家长一定要控制住自己动手替孩子做的冲动,让孩子自己去做。

 

 家长的包办和替代越多,孩子做事的主动性就越差,家长越放手,孩子就越主动。

 

 其次,鼓励孩子多去尝试未知事物。孩子天生具有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父母可以多为孩子提供探索的环境。孩子向外探索得越多,主动性就越强。


自我控制的能力


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用血淋林的事实向我们说明了自我控制的重要性,如果这位女士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在规则面前能够稍加考量,或许可以避免惨剧的发生。

 

有时在地铁上看到由于拥挤不小心踩到脚就口出脏话对骂甚至大打出手的人,不仅感慨:自我控制的能力,真的是我们许多人一辈子需要修炼的课题。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呢?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要想孩子有好的自控力,首先家长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发火,怎么能期望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呢?

 

其次,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不闯红灯、不插队、不乱扔垃圾、公共场合不大声吵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需要父母以身作则,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在孩子心中种下自控力的种子,让孩子一生获益。


独立思考的能力


能够独立思考,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在今天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中尤为重要。独立思考,才有创新的可能,小到一道题的解答,大到有益社会的发明创造,无一不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呢?

首先,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时候看到孩子做不好一件事情,父母喜欢急着去指导孩子,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和经验直接传授给孩子,殊不知,这样做反而剥夺了孩子自己思考问题的机会。

 

其次,父母要允许孩子尝试和犯错。有的父母担心孩子走弯路,害怕孩子犯错误,所以凡事喜欢替孩子做决定,殊不知,这样做会剥夺孩子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削弱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与人合作的能力


凭个人能力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工作要求团队合作完成,所以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对于孩子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呢?

在家里,父母可以多给孩子创设与家人一起做事的环境,比如让孩子参与做家务,做饭时请孩子帮忙,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学会了分工合作。

 

在外面,父母可以多为孩子提供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机会,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孩子就会逐渐学会处理冲突,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承担责任的能力

 

许多成人的生活很痛苦,部分是因为他们没有直面自己问题的勇气,没有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能够勇于承担责任,不推卸责任,都是一种很重要的品质。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承担责任的能力呢?

首先,家长要分清哪些事情是孩子的责任,哪些事情是自己的责任,不要越位去把孩子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比如,家长常常为孩子写作业的事情焦虑,其实写作业是孩子的事情,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可以给孩子提建议,但是为学业负责的一定是孩子。

 

其次,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提供支持,但一定要鼓励孩子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孩子犯了错误时,家长要让孩子为自己错误所造成的后果负责。这样做,孩子才不会推卸责任,长大后成为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认识自己的能力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尼采说:“成为你自己”。

 

我们对自我的认识越多,就越能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局限,从而更好地扬长避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活出自己的风采。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认识自己的能力呢?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需要观察和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天赋和秉性,并顺应孩子的天性去教育孩子。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鼓励孩子多去尝试不同领域,让孩子在尝试中对自我有更深的认识,另外,广泛的阅读会为孩子提供更大的视野,帮助孩子认识自我。

 

 

 

理解他人的能力

 

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场去考虑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即能够对他人有同理心,是一个人高情商的表现之一。

 

拥有同理心的孩子,更体贴和宽容,有更好的人际关系,也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幸福感。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同理他人的能力呢?

首先,当孩子出现情绪时,父母要去共情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情绪,父母是否能够共情孩子会直接影响孩子同理他人的能力。

 

其次,当孩子出现与人为善的行为时,要及时赞扬孩子的正向行为;而当孩子出现攻击等可能伤害他人的行为时,要引导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并督促孩子去安慰和帮助对方,而不是去惩罚孩子。

 

 

 积极乐观的能力

 

有一幅漫画是这样的,同一窗户向外望去,父亲看到的是窗户上横竖交替的钢筋,儿子看到的是窗外的蓝天白云、花草树木

 

同样一件事,你可以消极、负面地解读,也可以从积极、正向的角度阐释,怎样的想法,就决定了你有怎样的情绪和行为。

 

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理能力,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抗挫力和自信心。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能力呢?

首先,父母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情感联结,父母的情感支持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乐观的品质。

 

其次,当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调节认知,让孩子意识到困难只是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克服困难就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语润阳光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