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热播剧《三十而已》里的“完美太太”顾佳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顾佳在丈夫经历事业危机的时候凭靠自己的能力签下一个大单,让公司的资金链得以顺畅运转。
可是这么一个能力出众、双商在线的女人,却在丈夫创业之后选择当了全职太太,可以说是为家庭牺牲了很多。
但是为什么这样一个“完美太太”也会遭遇丈夫的出轨变心?全心全意的爱,换回的不应该也是同等的爱和守护吗?
答案是“很多时候不是!”
爱情永远没有道理可讲,如果说在职场中“越努力,越幸运;越付出,越收获”,那在爱情中就不一定是这样了。
有可能“越努力,越不得;越付出,越失望”。
在婚姻中,这个“好”一定是有尺度和底线的。
付出分为两种:
一种是健康正面的付出,对于亲密关系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种是过度消极的付出,容易让付出者抱屈,让被付出者苦闷,是亲密关系的“隐形杀手”!
在过渡消极的付出中:
首先,付出者的付出,隐含着满满的不情愿和不甘心。
其次,付出者虽然在默默地付出,却也抱着强烈得到回馈的期待,希望对方以同等的付出补偿自己,否则就会感到失望和失落。
一般来说 “过度付出”分为三种类型:
自我强迫式付出
取求报答式付出
一厢情愿式付出
不管哪一种付出,其实背后都潜藏着一方的迫切渴望和另一方的被动接受。
因为大多数人的付出即使嘴上不承认,但内心仍然希望得到回报,而且还会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对方这样一种信息:
“你必须要回报我的爱,否则你就是个罪人。”
长此以往,感情的天平必然失衡,一旦施者与受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立关系,那两个人谁都不会舒服,谁都会感到痛苦。
在两性关系中,常常受伤害的都是那类任劳任怨、牺牲自我的女孩,不是遭遇渣男劈腿,就是得不到对方的疼惜。
而那些时不时小作,动不动提要求的女孩却倍受宠爱。
这个原因就在于以下几点:
· 自我价值感低
· 对方也渐渐蔑视你的价值
通常在感情中用不断付出来换取爱的女生都比较自卑,至少是缺乏安全感的。她们对自我价值的评定很低,觉得只有靠“对你好”才能凸显自己的存在感,让对方感受到你的不可替代性。可是在两性关系中,最具有可替代价值的就是"对你好”。因为这种付出谁都能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比你更好,更适合。于是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你越看低自己,就越要投入感情,越投入就会让另一半越觉得你不值钱而蔑视你。
·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 爱多了同样会造成感情麻痹
我们通常都能看到这种现象:有些女孩平时不喜欢撒娇,偶尔撒娇几次男朋友特别开心,但是如果总是没完没了的撒娇就成了胡搅蛮缠。
这就是过犹不及,当任何事情超过了一定限度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当你在一段关系中无条件地付出和投入,开始时或许对方还会感动和珍惜,但时间久了,他就会觉得理所应当。把你的好当成习惯使然,慢慢的也失去了任何情感触动,同时也会造成对方的无感、麻木甚至厌烦。
· 你的过度付出像个炸弹
· 埋藏着隐形的伤害
前面我们说的两点还偏向于付出者的爱,引起了被付出者心理的麻痹和依赖,过错方还在那个被偏爱却不懂珍惜的那一方。但是,付出者也不是毫无过错可言,甚至搞不好他在用付出暗戳戳地“伤害”着另一半。
1. 过度付出=高压=控制 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曾经说过:“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会觉得有权利;我们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义务”。当过度付出者不断投入爱和牺牲的时候,他的内心是觉得舒服自在的,因为此刻他在累积道德资本,他成了一个“圣人“般的存在。而被接受者却会随时可能因为自己做的不好而产生内疚和压力。
“我要很多很多的爱,于是我付出很多很多的爱。”
这是大多数过度付出女孩的心理暗示,她们的付出也是有条件的,是需要对方给予积极回馈的。这就成了一种无形的控制,只要他无力回报这份爱,就会被舆论和道德责难而承受压力。面对压力,任何人都会想要逃离,这也是为什么你高度付出,却让对方避之不及的原因。
2. 过度付出=变向自私=道德绑架 中国有句古话叫”斗米恩,升米仇”, 就是说给予一个人太多的恩情和爱,倘若他稍有怠慢,就会被道德谴责,甚至要时刻背负着成为“白眼狼”的骂名。而那个过度付出的人,看似无私,从另一个角度看,却很自私。首先他只是在满足自己的私心,他满足于“我付出了,他已经接受,就必须感激我,要对我好和更爱我”的逻辑中。其次他只是用自以为“对你好”的方式去爱另一伴,却没有用对方需要的方式去爱他。当你的过度付出不是对方想要的,这就是一种偏执和自私,而且过度付出者还会用自己的付出作为道德绑架,以爱的名义捆绑对方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语润阳光心理咨询】
机构名称:昆明市盘龙区语润阳光心理咨询服务部
机构微信公众号:云南语润阳光
联系电话:0871---65168846 13629619936 (何老师)
地址:昆明市北京路668号摩玛二期C座1802-1
官网:www.ynyry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