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是一个18岁的高中生。从小便是学霸,门门功课都名列前茅。
明明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是高中才上了一年,他就不想去上学了,目前,A已经有一年多没去学校了。
把自己关在房间,不愿与人交流
他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多数时间在睡觉,起初醒着时还会翻翻买来的数学书,后来就干脆连书也不看了,就是捧着手机,有时玩游戏,有时漫无目的地浏览各种新闻。
不愿跟人交流,就连爸爸妈妈他也不情愿搭理。“曾经如此优秀的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伤心欲绝的父母怎么也想不通。
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高发,与身体发育相关
当得知A被确诊为早期精神病状态时,A的爸爸妈妈非常吃惊。
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从小听话且优秀的孩子会莫名出现精神心理问题呢?
儿童青少年是精神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尤其是在青少年阶段,随着身体发育、第二性征出现、肌肉增强、身高陆续超过父母,青少年在力量上逐渐可与成人对抗,因此心理上也快速发生了变化,更愿意独立起来,自己决定自己所有的事情。
于是,当与父母的愿望产生冲突,或是与学校的教育出现差距时,各种精神心理问题就容易被诱发。
产生心理问题和成绩好坏没有必然联系
大家都会以为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容易与父母或是老师产生矛盾,会出现更多心理问题。事实上近年来成绩好的孩子,他们在临床上接诊的越来越多,更糟糕的是,成绩好的孩子一般自我认知更强烈,治疗起来往往难度更大。
青春期的孩子难相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此年龄段的孩子心理想法是抽象的,关注内心的需求,而父母多关心的是孩子的吃、穿、用等物质层面,双方不在一个“频道”上。所以,我们总会听到孩子抱怨父母:“从来没有感受到你们的关心!”
因此,家长如果能适当转变一下关心孩子的方式,耐心倾听他们的内心,一些青春期叛逆甚至是心理问题就能避免发生。
孩子的青春期更是家长的修炼场,所以作为父母,在这个阶段更不能掉以轻心。
让孩子知道你爱他/她
有的家长忙于自己生意而未跟孩子交流,有的动不动就棍棒伺候,或者经常拿某某孩子做对比,或者让孩子刷题刷题刷题……
在青春期,孩子们的不满会以各种形式爆发出来。
爱与陪伴,这才是父母应该给的。如果确实忙于生计没有时间,也请告诉孩子,无论什么情况,你都爱他,一直告诉他,让他深信不疑。
给孩子自尊很重要
中学阶段的孩子,最显著的特征是有很强的自尊心。这时期的孩子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被爱、被保护,他们更渴求得到尊重和理解。他们在受到肯定和赞赏时,内心深处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在受到批评和惩罚时,会感受重大打击,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孩子如果经常被父母当众批评、揭短,那么孩子自尊自爱的心理防线就会被击溃,甚至会产生以丑为美的心理。套用一句话,“你说我笨,我就笨给你看”。
当着别人的面批评,会让孩子觉得特别没面子。一个没有自尊的孩子,很容易自暴自弃的。
外表乖巧的孩子更应该密切关注
有些孩子比较安静、听话,生活学习均不需要家长操心,许多家长就乐得轻松,忙自己的事去了。
但其实表面的风平浪静,有可能暗潮涌动,若等观察到,可能就晚了。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着孩子的心。对于孩子的事,虽然并不是要事事参与,但沟通和了解孩子的内心在青春期尤其重要。
【语润阳光心理咨询】